甘肃省课题申报,课题申报要求,甘肃省课题申请,课题申报要求和流程

小学语文课题申报书怎样撰写

所属栏目:课题申报流程要求 发布时间:2019-05-25 16:40 点击次数:

  申报任何课题,都要填写课题立项申报书,申报的课题不同,关于申报书填写内容上可能有所差异,但对于不同的学科课题来说,自己的选题和填写的内容是不同的,但框架格式是一样的。关于小学语文课题立项申报书,我们就以实例来阐述,更能具体形象的说明白。

小学语文课题立项申报书怎样撰写

  小学语文课题立项申报书,是一个表格,由课题组织单位提供,表格内容,有一些基本信息的填写,比如课题的题目、课题主持人和参与人的介绍等等,根据栏目提示如实填写即可。而难写且又是重点的内容,是课题论证。以下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质疑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中设计论证内容。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质疑能力:即提出疑问的能力,它既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又是人类创新思维的基础。它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对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和探究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质疑能力:是指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抓住学习时产生的疑念、疑点提出有价值的疑问,以期待通过自主研究或教师讲解得到答案的能力。

  质疑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方面。

  本课题研究的界定:本课题主要研究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将“问”与“读”、“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鼓励他们在对文本“显信息”的研读中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困惑与疑问,主动地深入钻研,去不断地挖掘文本深处的隐信息,以达到培养学生读书思考,积极探究的主动精神,形成创造型的学习心理品质。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一)国外的研究状况: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与发展、发明与创新的逻辑起点和推动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起点的“问题教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有效质疑能力的培养就是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真正的教育。 第斯多惠曾说:“不好的教师转述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他主张教师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些名言都有力地说明了“问”的重要性。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就会在试图精确地提出问题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思想时,积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就会养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为培养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发现创新精神、发展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国内的研究状况: 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孩子在课堂上91.4%的语言是回答老师的问题。另有一项调查显示:上课听讲遇到问题当场举手提问的学生:小学生为13.8%。一位外籍老师在谈到中外学生差异时说:“中国有许多非常聪明的学生,为什么课堂上不踊跃提问呢?”他得到的答案是:“没有什么可问的。”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在课堂教学中听老师的教授,老师也习惯了让学生听自己的讲解,并且老师们也总以为把学生教的没有问题才算是成功的教学。实际上,我们恰恰忘记了行成于思、思成于惑的简单事实,困惑与好奇恰恰是孩子们特有的财富。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我国古代学者强调思辨,注重理解,对质疑这种学习方法格外垂青,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朱熹说:“学者读者,须是于无疑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一翻,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已无所疑,方始是学”。从这些名言来看,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认为学习有疑能够促进和加深理解。30年代陶行知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找到独立思考的可能。有了问题虽然也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就一定不会有创造。教育部袁振国副司长也专门发表了题为“问题与答案,哪个重要”的文章,大声疾呼“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但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受知识经验的制约,在学习过程中还不能做自觉质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给予指导,教学生学会质疑。 研究价值: 通过课题研究,有利于使教师从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知识的积累转变到注重数学学习的过程——能力的发展,并最终聚焦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有利于使教师从注重对自身“教”的设计与对教学的组织,转变为关注对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综合思考。 通过课题研究,有利于既注重学生现在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更注重学生今后的发展,并为此打下基础,创造条件。通过启发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大胆地怀疑大胆地批判,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在质疑过程中培养优秀品质和开拓创新的精神,这正是21世纪人才所需要的。 通过课题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教师引导孩子从小总愿意对身边的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思维必然会活跃起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一)研究目标:

  1、学生目标:敢问:即自己有了想法、问题、建议等后,有胆量把这些问题抛出来,勇于发表自己见解,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 会问: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萌发猜想;并能综合运用自身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系统分析、整理、归纳,理解信息,能广泛收集各种信息,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善问: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寻找方式方法,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拘泥于接受答案,善于质疑问难,善于自我反思,敢于向老师的答案挑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并有其深度。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问题为主线,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发展,并使学生思维向敏捷性、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发展,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创新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教师目标:善于学习,具备宽广的视野和创新学习能力,做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 善于启疑,提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学习背景,学习情境应与学生心理、生理相协调,具有新奇性、启发性、趣味性。体现教学始于问题,推进于问题,发展于问题。 教师要有热忱的工作态度,改变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敢于提问的品质给予充分的肯定,以培养和助长学生“自信、独立、机敏”等人格特征,尊重学生不寻常的言行,避免有危害性的批评,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善于倾听,善于从多种问题中筛选实质性问题,去引导学生探索研究。

  3、育人目标:通过研究,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通过研究,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实现不同的学生在语文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研究内容: 从学生目前质疑能力状况入手,本着知行统一的原则,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提升。

  (二)质疑能力的调查分析研究

  根据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从以下三个方面编制调查问卷,进行前期、中期、后期调查,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了解现状,并懂得质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内心想要自我改变。

  1、问题意识。(1)你喜欢向老师提问吗?还是喜欢听老师讲课? (2)课堂上是否经常像老师提问? (3)课后是否经常有问题要问?

  2、质疑能力。(1)你能在问题的关键处发现问题吗? (2)你对自己的疑问可以表述清楚吗? (3)你的疑问对自己、同学的学习有启发作用吗? (4)你的问题对老师的教学起到过作用吗? (5)你的提问受到过老师、同学的赞许吗?

  3、质疑与思维品质及学习效果的关系。你是否认为 (1)经常质疑会提高学习兴趣及发现问题的能力;(2)经常质疑会使你对知识理解深刻、掌握扎实;(3)经常质疑会提高你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4)经常质疑会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5)经常质疑会使你在解疑的探究中学会学习。

  (三)梳理总结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

  通过前测及学习,我们在研究把质疑能力培养策略提炼出了几个主要步骤。

  1、创设良好质疑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的研究。

  2、科学引导,让学生有疑可质的研究。 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首先,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在何处找疑点,教会学生质疑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质疑在分析过程中、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

  其次,要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问源于思,可是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程序的不容许,许多教师往往在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挥时来个紧急刹车,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把这个问题留到课后,而下课了又不了了之。这样的课堂质疑就流于形式了。

  此外,变口头质疑为书面质疑,也是一种很好的质疑方法。书面质疑有助于提高学生深思熟虑的能力。让学生把自己所疑的问题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然后带着问题学习,把能解决的疑问解除,留下真正困难的,一起来讨论。

  3、重视评价,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四)结合教学,用课堂引领课堂研究。

  在平时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上课题研讨课,做好质疑能力培养的课堂观测表的制定、填写、分析工作;撰写相应案例及反思和研究论文;重点从实践基础上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质疑能力的一些成功做法,建立起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质疑能力培养的策略,并进行推广。

  (五) 构建以学生质疑为主的自主学习型课堂,力求探索出以突出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为主的授课模式。

  (六) 研究重点:

  1、梳理总结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

  2、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用课堂教学引领课题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围绕研究目标,广泛收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质疑能力的培养与研究”的相关理论资料,聘请专家进行研究指导,按课题组的分工,开展理论学习、主题沙龙、课堂实践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与研究,培养学生的有效质疑能力。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申报立项阶段(2018.4—2018.6) 选题讨论,制订方案,组织论证,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开题研究阶段(2018.6—2018.8) 成立课题组,组织课题组人员进行科研工作的业务培训。 制订课题研究实施计划,对课题组主要成员进行具体分工,进行课题研究。 通过问卷对我校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质疑能力的现状调查摸底,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8.8—2020.10) 按课题方案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培养学生有效质疑能力的策略。 课题组研究人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小组定期检查和交流。 通过阶段性总结,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进一步探索,积累资料。

  第四阶段:课题结题阶段(2020.10—2021.3) 总结研究执行情况,做好结题工作,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写出课题论文,汇编论文集、优秀教案集,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并辅以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等,运用教育统计的手段,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对研究的假设进行验证。

  1、行动研究法:实验探索一定在教学的第一线,教师要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把讨论出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大胆尝试,并在课后进行深入地分析与反思,做到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起来。

  2、调查研究法:研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期问卷调查,了解情况,分析利弊,及时调整预设,继续研究。 经验总结法:成员注重收集和整理研究过程中的所有资料,同时对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交流,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尝试改进,及时总结,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并使之转化为教育经验技能。

  3、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材料进行学习、讨论,并结合本年级学生现有质疑情况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指导课题研究。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主要观点: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大多以“讲解式”、“问答式”为主,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为教师完成教学过程服务,学生作为装载知识的容器为接受知识服务,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学生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缺乏创新意识,语文教学呈现出“高耗低效”的现状。究其原因是教师“目中无人”,教师教育观念未能转变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上来。

  创新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素质和个性之一,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其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精神、创新学习意识、创新学习思维、创新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再到“创造地学”,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与“创”。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心理要素。 根据这一现状,我们提出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质疑能力的培养与研究”课题研究,其目的就是从课堂教学入手,改革教学结构,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促使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得到提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题的创新之处:

  1、该课题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善于在尝试、探究、合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该课题强调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他们积极思考,自觉实践,主动发问,生动活泼地发展。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反映着个体在思维活跃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方面的差异。

  3、该课题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语文上得到不同发展,使他们敢问、会问、善问,逐步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一)阶段成果(限5项)

  教学随感文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质疑能力的培养与研究》,2020.10完成。

  研究报告,《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质疑能力的培养与研究》阶段成果报,2020.10完成。

  文集,《我班十万个为什么》,2020.10完成。

  文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质疑能力的培养与研究》课堂教学实录,2020.10完成

  现场,活动展示,2020.12完成。

  (二)最终成果(限3项)

  研究报告,《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质疑能力的培养与研究》结题报告,2021.3完成。

  文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质疑能力的培养与研究》教学反思,2021.3完成。

  文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质疑能力的培养与研究》论文集,2021.3完成。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时间的保障、研究活动的开展等。)

  课题研究成员均耕耘于小学教育第一线,参加过科研培训,有一定的实验和科研能力,在教育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人次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过论文。同时我们已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的实施网络,保证了课题研究的有条不紊。 其实,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课题组的人员已经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渗透进课堂中,对这一课题并不陌生,相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课题的顺利完成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同时,我们课题组成员也十分好学,经常翻阅资料,上网查询,积极搜索这方面的资料进行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中去,也为课题的顺利完成奠定了有效的理论基础。 在充分激活本校科研骨干力量的基础上,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教科部门的关心支持,定期邀请教育专家来校指导;与市内外有关学校开展协作研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学校提供必需的专项经费,由课题领导小组负责财务监督。

还有问题,免费咨询专业人员

没有问题了,我想发稿或出版

上一篇:小学英语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下一篇:课题项目负责人能写两个名字吗

相关阅读

网站首页 SCI期刊服务 甘肃省课题信息 课题申报流程要求 关于我们 在线咨询 Sitemap冀ICP备19010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