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课题申报,课题申报要求,甘肃省课题申请,课题申报要求和流程

课题研究的成果提炼心得

所属栏目:课题申报流程要求 发布时间:2021-10-19 12:15 点击次数:

  课题研究成果出来以后还需要进行提炼才能凝结成我们看到的成果形式。而由于习惯于直觉、教与学的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学术表达与建构能力不足,教师对课题研究成果提炼感到困难。本文介绍课题研究成果提炼的方法,包括:明确问题寻求解决,积累经验并实践创新,从实践挖掘主题线索,回顾反思实践、分析与提炼形成框架,描述阐释与案例分析。综合运用抽象、归纳、分析与综合和逻辑思维等思维方法。

课题研究的成果提炼心得

  一、教师课题成果提炼困难原因分析

  (一)习惯于直觉、内隐知识与方法

  中小学教师每天生活在实践场域, 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很多教师会想各种方法、策略去解决它,而对于这些方法与策略的运用教师往往是凭直觉,感到应该这样做,因为它有用、有效,却很少想过它们为什么有效,其中的方法、知识、原理都是内隐于教师内心深处的,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教师很少使用准确、有逻辑的语言对其进行学术性表达。

  (二)教与学的理论知识储备不足

  虽然多数教师都学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但很少有教师能够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此外,也很少有教师真正用心去阅读反映现代教学观念的理论书籍, 理论知识的匮乏使得教师在成果提炼中缺少相关概念、内化了的理论的支持,缺乏独立构建研究成果框架的能力,遇到了观念、思路等方面的瓶颈。

  (三)学术表达与建构能力不足

  由于很多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书籍阅读较少,使得教师在成果提炼时往往概念使用不准确、学术知识与语言匮乏, 影响了其对于课题研究成果的有效阐释。此外,很多教师缺乏学术论文写作经验,缺少对于实践的深入反思、回顾、分析与归纳,缺乏系统提炼、整体建构的能力,缺少详细描述与分析策略、方法的经历与经验。教师们需要“有一套长期积累起来的、相当稳定的取得成果的方法,这套方法为过去的经验和理智的分析所认可”[1]。

  二、教师课题成果提炼的过程与方法

  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成果主要是对问题解决过程中探索的实践经验的提炼, 最多的是流程、方法、策略等具体操作的归纳,还有关于特点、类型、原则等对于操作活动的理性分析, 以及一些对于价值与意义的反思。对于教师实践经验性课题成果的提炼,可以参考如下过程与方法:

  (一)问题:明确问题寻求解决方法

  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往往起源于一些问题、困惑,试图找到其解决的方法、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教师研究成果的价值也正体现于此。因而,教师首先要正视教学中的问题,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努力想办法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一定要指向学生的成长进步,教师要围绕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目标去探

  索,从中发现和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方法、策略等。

  (二)实践:积累经验并能实践创新

  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成果是在实践探索、经验基础上的提升。课题研究实践是课题成果提炼的源泉,因而,要想提炼出有价值的、创新性的成果,教师首先要进行有意义的、创新性的实践。这些实践应该是可操作的,在实践中能够运用的,并且实践证明有效的,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此外,鼓励教师自主或团队合作开发创新性实践,例如,有学校教师合作开发为学生整本书阅读提供支架的《小学生“阅读·探究·体验”手册》,教学情境永远是具体的、鲜活的、具有发展性的,聚焦具体问题情境解决的策略往往会具有创新性。同时,教师在创新实践中要不断方法进行检验、观察来自于学生表现的反馈,反思教学实践设计与方法的原理

  与结构,不断对设计、方法和策略等进行改进和调整,从中形成较为稳定的、有效的行为方式。

  (三)主题:从实践挖掘主题线索

  实践往往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多种方法、考虑混合在一起,而课题研究要从中对其进行分析与提炼,不能含混不清,也不能面面俱到,必须有所选择,即选择从某一角度和线索进行深入探讨和挖掘, 如一些模式、类型、原则、特征、策略、方法、路径等。确定课题研究成果主题时,要注意其创新性、价值性、应用性,课题研究成果的主题探讨应是创新性的,在方法、角度等方面有所突破,对其他教师具有启发意义。同时,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成果以实践经验为主,因而成果主题更多是应用性内容的探讨与阐述。

  (四)反思:回顾系列经历与材料

  课题成果主题线索确定了, 也就是大的方向明确了,那么如何去写,写哪些内容呢? 写的素材来源是实践,还是要回归实践经验本身去探究。教师要认真阅读与分析主题相关的一些实践材料, 如教学设计、学生学习任务单、学生作品作业等,看看通过这些材料是否能够有所发现。反思一下自己设计与实施这些学习单、学习任务时是如何考虑的,考虑了哪些因素。“观察和积累资料,并且加以整理,以便形成具有说服力的概念和理论。”[2]教师还要回顾和反思与主题相关的自己的实践经历, 想一想自己当时是如何做的,这些实践有哪些相似之处,哪些方法是经过实践检验从而沉淀下来的。

  (五)归纳:实践的方法与普遍性

  教师课题研究成果是实践经验的系统化,是从实践中发现规律,提炼出合目的性、普遍性与有效性的方法,成果应具有一般性、概括性,能够进行验证、交流与推广。教师课题成果提出的一般知识与方法源于实践,产生于一个个具体的实践情境,但又是从若干相似情境中寻求的共同的认识与方法。这些认识与方法在相似情境中具有普遍适用性,这就需要对实践情境进行归纳与概括, 从中提炼出方法、策略等。例如,前文提及的《小学生“阅读·探究·体验”手册》,通过一系列的开发实践发现,有一些开发策略是共通的、普遍适用的,如“图文联结”,根据文字描述进行绘画,或对情景图用文字进行描述,这有助于促进小学生阅读文字时的深入理解, 发展想象力、创造性,也有利于训练小学生观察图画、融入个人情感与想象并以文字进行描绘与表达的能力。

  (六)结构:分析与提炼形成框架

  在对课题实践的方法、策略等进行归纳、概括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对这些经验和方法进行系统化整理,围绕主题将一系列并列关系的方法、路径等综合在一起,运用恰当概念予以统整、命名,然后将其作为该主题下课题成果的核心内容。同时,思考这一主题下还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探讨,例如一些特点、类型、价值分析等。最终,通过对主题相关内容的分析,确立关于某一主题的课题研究成果框架,形成以流程、方法、策略等实践操作内容为核心,兼以探讨价值、特征、原则等理性内容的研究成果框架。框架中概念运用应注意严谨、准确,框架结构应注意顺序、逻辑等。

  (七)解释:描述阐释与案例分析

  在确定课题研究成果框架基础上,教师开始课题研究论文写作。中小学教师课题成果的常见写法

  是描述阐释加案例分析,先就框架中标题内容进行阐述,界定标题中关键概念内涵,就标题中的策略、方法等进行详细描述,使得阅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其含义与操作方法,获得认识与方法方面的启发。同时,教师还可以对课题成果中的方法、策略等进行实践案例说明,案例应具有典型性、完整性与反思性, 促使阅读者通过案例获得对于方法的进一步感知、理解与思考。当然,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需要辅以案例进行说明, 很多理性分析运用恰当语言阐释清楚即可。

  三、教师课题成果提炼中的思维运用

  中小学教师在课题成果提炼中要使用概念去反映其探索与认识的对象, 要将若干概念和认识通过某种框架形式组织在一起, 形成课题研究成果的基本结构,即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以便阅读者能够理解、认识与把握。这就需要教师运用一些思维方法,包括抽象思维、归纳思维、分析与综合思维和逻辑思维等。

  (一)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等特点,是在分析事物时抽取事物本质的特性而形成概念, 并运用概

  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在课题研究成果提炼中,教师要将一些探索的实践方法、策略、模式等抽象出来运用概念去表述,“概念代表整个一类的或同类的事物”[3], 教师还要在这些概念基础上形成判断、推理,从而建构其实践理性认识,这是一个运用抽象思维的过程。

  (二)归纳思维

  归纳思维是指从多个特殊性的具体事物中找到共同性,推导出一般知识的思维形式。对事物进行抽象、形成概念过程中也需要归纳思维的运用。在课题研究成果提炼中,归纳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教师需要在一个个具体、特殊、情境性的实践中,找出类似的、共同的、普遍采用的方法、策略、原则等,这是由一系列“个别”到“一般”,获得规律性认识、经验与方法的思维过程。

  (三)分析思维

  分析思维是指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等,分别加以研究与考察,从而形成对各个部分、方面及其关系认识的思维过程。在课题成果提炼中,教师需要从主题出发,整体思考课题成果的框架结构,整个成果内容将分成哪几个部分进行阐述, 每个部分又可以分成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这样逐层进行分析,形成课题成果内容的各级标题, 然后再对各个层级的内容进行探讨与阐释。

  (四)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把分析过的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等按照内在联系统一成为整体的思维过程。这一思过程要求反映对象的内在统一性、整体性以及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师整体思维方式,是一种强调教育教学系统内各要素间联系的综合认知。”[4]在课题研究成果提炼中,教师需要把若干个方法、策略、原则等联合在一起构成一系列认识,然后再将这些全面、系列的方法、策略与其他价值、特点等分析再进行大的整合,共同构成对于主题的整体认识,形成课题成果的总体框架结构,这就需要不断运用综合思维。在课题成果框架构建中,教师往往将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交织运用,既有从整个主题出发进行的分析,又有从部分出发进行的综合,整体与部分互相对照与关联,最终形成相对清晰、完整、符合逻辑的框架结构。

  (五)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指将思维内容联结、组织在一起的方式。在课题成果分析与综合过程中,教师逻辑思维的运用必不可少,教师要反复进行推敲和琢磨,避免成果框架中各个部分交叉、重复,成果框架中处于同一层次的内容应是并列关系, 不同层次内容之间可形成包含或递进关系,各个要素、方面等进行综合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等等,总之,成果框架结构要清晰、有条理、符合逻辑。此外,在具体内容阐述中,也要注意行文、判断、推理的合逻辑性,避免具体内容与标题不符、具体内容不足以支撑标题或者事实不能推导出结论等状况发生。

还有问题,免费咨询专业人员

没有问题了,我想发稿或出版

上一篇:课题分析怎么写 下一篇:发论文带课题有什么好处

相关阅读

网站首页 SCI期刊服务 甘肃省课题信息 课题申报流程要求 关于我们 在线咨询 Sitemap冀ICP备19010358号-1